

ST中迪已连收六个涨停板 资料图
一则股权法拍结束后,A股“老牌”地产公司ST中迪(000609.SZ)引发投资者对其“借壳上市”的猜测。10月17日至24日,ST中迪已连收六个涨停板。
10月17日上午10点,ST中迪7114.48万股股票的司法拍卖在平台上结束。本场拍卖起拍价为2.55亿元,评估价为3.19亿元。最终,唯一的报名人深圳天微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天微投资”)在拍卖结束前出手,以底价拍得这笔股权。这也意味着,天微投资或将取代广东润鸿富创科技中心(有限合伙)(下称“润鸿富创”),成为ST中迪的控股股东。
“涅槃重生成科技(股)了,未来不可想象”“筹码珍贵,每天挂单买不到”……10月20日至23日,在ST中迪持续“一字板”涨停时,投资者在股吧内狂欢。他们期盼ST中迪能如同诸多具有资产重组概念的ST股一般,复刻股价持续翻倍的神话。
从业绩来看,10月23日晚间,ST中迪发布了第三季度报告,似一瓢冷水泼来:2025年1至9月份,其营业收入为1.35亿元,同比下滑52.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下滑42.08%。截至9月末,其总负债为19.28亿元,总资产为19.19亿元。
从连续5年亏损、债务危机尚未解除的地产公司,到突然“蹭上”半导体风口,ST中迪真的迎来了向硬科技企业转型的关键节点吗?
10月23日上午,ST中迪方面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拍卖刚刚完成,竞买方还没有和公司联系,剩余款项的缴纳情况还需等待法院的通知,如有新进展会及时公告。10月23日下午,负责此次法拍的重庆思源拍卖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员称,暂时还未收到拍卖的余款。
等候“神秘”新股东
这是该笔股权的第二次公开拍卖。早在2025年9月25日,该笔股权曾第一次被摆上货架,当时的起拍价为3.19亿元,最终因无人出价而流拍。
“我们现在还没有和竞买方有接触。”10月23日,ST中迪总经理刘达勇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天微投资在拍卖前后都没有与公司接触过。此外,暂无其他潜在收购方尽调或接触过ST中迪。
天眼查信息显示,天微投资于2025年7月成立,经营范围是“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由张伟、门洪达各持股50%。二者是半导体行业的“老兵”。
公开信息显示,张伟和门洪达,是深圳市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天微”)的董事长及副董事长。
深圳天微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以集成电路(IC)设计、半导体设备制造为主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官网上,还列出了一家主营业务为工业机器人的子公司。
目前,深圳天微正处于IPO(首次公开发行)辅导阶段。其于2020年12月在深圳证监局进行了上市辅导备案。2025年10月13日,辅导机构五矿证券披露的深圳天微辅导工作进展报告提及,针对前期尽职调查过程中发现关于业务管理、历史股东代持、持股平台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截至报告出具日问题整改进度良好。
天微投资出手参与法拍,会与深圳天微有关系吗?10月22日,深圳天微的工作人员表示,深圳天微和天微投资的办公地址及老板一致。不过,对于为何要买下ST中迪股权一事,该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
经济观察报通过邮箱向深圳天微询问涉及“是否打算借壳上市”等问题,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应。
“神秘”新股东悬而未决,摆在ST中迪面前的选择还不明朗。
刘达勇称,目前主要任务是先把公司经营好,努力交付好房地产项目;另外是与债权人持续沟通,落地债务化解的方案。
据悉,此次拍卖源于ST中迪全资子公司的巨额欠款。2019年,ST中迪全资子公司重庆中美恒置业有限公司(下称“中美恒”)向重庆三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北支行(下称“三峡银行”)申请总额为7.5亿元的借款,控股股东润鸿富创为此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此后,三峡银行提起诉讼,法院判决中美恒偿还本息及罚息等。截至2025年10月10日,这笔欠款、罚息、复利合计为5.64亿元。
如果此次拍卖顺利结束,2.55亿元的拍卖款项将用于偿还三峡银行的上述部分债务。至于剩余债务问题,ST中迪方面称,将持续与三峡银行协商处理。但如果天微投资在拍卖成交后10日内未缴纳余款,根据法拍规则,其2500万元的保证金将付诸东流,ST中迪的股权也将被重新拍卖。
“保壳”进行时
这是ST中迪第三次站在转型的路口。
1996年,ST中迪在深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彼时其公司名称为北京燕化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销售石油化工催化剂、精细化工产品和氧、氮气等空气制品,属于北京国资企业。
2005年,ST中迪的大股东变更为一家民营企业,主营业务转型为房地产一级、二级开发。2007年2月,其更名为北京绵世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9月,ST中迪的大股东再次发生变化,次年更名为北京中迪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直接股权投资业务以及房地产综合开发业务。
2020年,因地产开发项目的建设和销售进度拖累,营收下滑、净利润由盈转亏的ST中迪开始陷入经营、现金流危机。2021年11月,润鸿富创接过了ST中迪大股东的位置。这一年,ST中迪开启了“保壳战”。
W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ST中迪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6亿元、7.85亿元、4.28亿元、0.58亿元、3.0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持续亏损,五年累计亏损14.02亿元。
2021年4月30日、2024年4月29日,ST中迪两度被深交所施行“退市风险警示”,原因均为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股票简称变更为ST*中迪。
2025年6月26日,ST中迪向深交所提交的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申请已获批准。但因2021至2023年扣非净利润均为负,且2024年审计报告持续经营能力存疑,其股票继续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ST中迪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要做到撤销其他风险警示需要消除公司的相关风险点,公司会努力推动各项工作的进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但公司会积极面对,全力做好业务发展。
据了解,目前ST中迪的投资业务已停滞。10月21日,ST中迪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答称,公司目前未开展创投业务,现阶段业务以房地产开发为主。据了解,其房地产开发业务集中在重庆市、四川省达州市,主要有一个商业项目及两个住宅项目,交房和去化成了重心。此外,ST中迪管理层表示,该公司的中心任务是新业务开发。
对于转行的进展,ST中迪表示,会根据既定规划,寻找新的投资方向。但投资方向尚未确定,还在考察各行各业的情况,鉴于公司的规模和未来发展的想法,在项目的选择上会更加谨慎,将来若涉及重大投资,公司也会严格履行信披要求,及时对外公告。
2025年以来,不少ST板块股票因转型预期而“起死回生”。
比如4月官宣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ST宇顺(002289.SZ),拟从电子元件及设备销售领域进入发展前景广阔的数据中心市场。根据其10月10日公告的最新进展,这宗收购案的第一期交易价款支付已完成。截至10月23日收盘,*ST宇顺从年初的36.65元/股涨至37元/股,已成为ST板块的10倍牛股。
此外,8月份,从事中高端家具业务的*ST亚振(603389.SH),收购广西锆业科技有限公司后,进军锆钛选矿业务。*ST亚太(000691.SZ)陷入破产重整程序后,在9月选定北京星箭长空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重整投资人。
在诸多ST股被热炒之际,相关上市公司、券商纷纷提醒投资者,关注二级市场交易风险,理性投资,审慎交易。
10月20日、23日,ST中迪发布公告提醒称,本次拍卖事项尚涉及缴纳拍卖余款、法院出具拍卖成交裁定、股份变更过户等环节,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本次拍卖的后续进展情况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请广大投资者谨慎决策,注意投资风险。
(作者 牛钰)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群益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